第六章 亚 洲
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1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亚洲的地理位置。
2. 能够在图中填写大洲、大洋名称。
3. 能够填写洲界名称。
4.知道亚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重点、难点】
1. 亚洲的面积、经纬度。
2. 与亚洲相邻的大洲,洲界,海洋。
3.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讲授新课】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全球共分为七个大洲,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入手。
[活动]:
1、读图6.1.2《亚洲的半球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2、读图6.1.2《亚洲的半球位置》,找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小组讨论]
a.跨纬度数(约90°, 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b.跨经度数(约160°,大部分在东半球)
3、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海陆位置)
4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亚与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与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与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总结]:学习大洲,需要从认识大洲的地理位置开始,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
置三方面。
[活动]:认识北美洲的地理位置p4
[小组讨论] P4 图6-1-3完成3个小题
二、面积最大的大洲
[活动]
1、读图6-1-4,回顾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口诀,找出面积最大的大洲。
2、读图6-1-5及课文,找出文中所描述的亚洲特点。
3、亚洲的地理分区
[思考]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
三、人口最多的大洲
[活动]:
1、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多少?
2、为什么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3、亚洲现有的国家和地区有多少,现有多少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几分之几?
第1课 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能力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
2.自制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哪一洲吗?你知道陆地最低点死海位于哪一大洲吗? 所有这些答案都在亚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亚洲。问:亚洲的全称是„„
答:略
[讲授新课]
课件:图7.1亚洲的范围及分区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同学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学生回答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太平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并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设计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板书: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
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课件: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这几个国家都是所在区域重要的国家,或是世界热点地区)
(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学生指出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但不过多解释)
课件:亚洲地形图
活动: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从图中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教材图7.2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通过读图、讨论、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板书:二、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课件:亚洲地形图。(点击鼠标,把30°N用红色标出
教师: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沿30°N把亚洲分为两部分,其中30°N以北的一部分变为立体图并竖立起来,得到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
教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
对,按常理亚洲的河流大多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流向四周的海洋。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活动:1.读图7.2,在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看看它们发源的地方以及注入的海洋。
2.显示亚洲地形图,请一位同学把上述河流一一在大屏幕上指出,并说出它们流入的海洋。(教师略作归纳) 板书:三、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介绍了如下内容。(以问题方式用大屏幕显示,教师读,学生说答案)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
2.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它们与亚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亚洲内部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5.中国在哪一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呢?
6.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7.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怎样分布?
[反馈练习]
1.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沙特阿拉伯
2.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韩国 B.日本 C.朝鲜 D.蒙古
3.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柬埔寨 B.越南 C.新加坡 D.印尼
4.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
A.红河平原 B.关东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国家跨赤道的是( )
A.新加坡 B.马尔代夫 C.斯里兰卡 D.印度尼西亚
6.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是我国的( )
A.元江 B.怒江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7.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 )
A.里海 B.黑海 C.巴尔喀什湖 D.咸海
8.亚欧两洲的分界线通过下列哪个湖泊( )
A.死海 B.贝加尔湖 C.青海湖 D.里海 ※板书设计
第1课 世界第一大洲
第七单元 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备课人 李书香
第1课 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能力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
2.自制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哪一洲吗?你知道陆地最低点死海位于哪一大洲吗?
所有这些答案都在亚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亚洲。问:亚洲的全称是„„ [讲授新课]
课件:图7.1亚洲的范围及分区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同学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 1 -
(学生回答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太平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并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设计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板书: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课件: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这几个国家都是所在区域重要的国家,或是世界热点地区)
(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学生指出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但不过多解释) 课件:亚洲地形图
活动: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从图中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教材图7.2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通过读图、讨论、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板书:二、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课件:亚洲地形图。(点击鼠标,把30°N用红色标出来)
教师: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沿30°N把亚洲分为两部分,其中30°N以北的一部分变为立体图并竖立起来,得到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
教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
对,按常理亚洲的河流大多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流向四周的海洋。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 2 -
活动:1.读图7.2,在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看看它们发源的地方以及注入的海洋。
2.显示亚洲地形图,请一位同学把上述河流一一在大屏幕上指出,并说出它们流入的海洋。(教师略作归纳)
板书:三、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介绍了如下内容。(以问题方式用大屏幕显示,教师读,学生说答案)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2.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它们与亚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亚洲内部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5.中国在哪一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呢?
6.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7.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怎样分布?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第1课 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后记]
- 3 -
《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说明依据。
2.了解亚洲基本概况——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3.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范围。
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及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实现知识迁移。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读图分析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 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
讲授新课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亚洲所在的大陆和所濒临的海洋是?
(学生回答)
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点评: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方面入手,能够较全面的了解大洲自然环境形成的基础。
(二)面积最大的大洲
老师展示课本世界七大洲面积比较。
板书:世界第一大洲
老师提问:面积最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回答)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
(三)人口最多的大洲
教师: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大普查,在这次普查中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 (同学回答)
教师:那么大家知道亚洲有多少人口吗?
教师:我们先来看看亚洲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同学回答)
教师:对,61%,也就是说全世界每5个人当中就有3个是亚洲人。好,我们来计算一下亚洲到底有多少人?
根据2000年统计,世界总人口为60.55亿。
活动:
60.64亿×61%≈ 亿
而其他各洲总共的人口数为:60.64亿×39%≈ 亿
读图分析:按人口多少给各大洲排队。
活动:亚洲>非洲>欧洲>拉美>北美亿>大洋洲
教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总结:亚洲拥有大量人口,同时也拥有大量的民族,1000多个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以上,不同的民族在饮食、服饰、音乐舞蹈、风俗民情等方面风格各异,形成了亚洲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大致了解,亚洲的基本地域和人文概况,为后
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2.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并认识亚洲的纬度跨度,海陆位置和其特有的地理特点,以及六个地理单元。
3.了解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以及内部不平衡的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
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的基本概况
教学用具
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
自制投影片、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由刘欢和韦唯演唱的著名歌曲《亚洲雄风》,老师提问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亚洲),老师顺势引导,今天我们就走进了解歌声里所唱的亚洲。
(一)雄踞东方的大合大洲
老师让学生在地球仪上中出亚洲的位置,并说明它的位置特点。之后与书上的标书作对比,检查自己遗漏的要点。
运用对比法,将北美洲和亚洲进行对比,让学生增强认识。
板书: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维度位置:迟到、北极圈、北回归线分别穿过亚洲的南部、北部和南部。
海陆位置: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相对位置:西部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接,东南与北美洲相望。
(二)面积最大的大洲
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亚洲面积图,并与其它六大洲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板书:
北至切柳斯金角
南至努沙登加拉群,
东芝杰日尼奥夫角
西至巴巴角
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太大,人们为了区分不同地域将亚洲根据地理特点分成了六大地理单元,哪位同学知道是哪六大地理单元?
回答: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如此大的面积对整个亚洲的气候又有哪些影响呢?
亚洲囊括了从赤道到北极绝大多数的气候类型,因而气候具有多样化特征。
(三)人口最多的大洲
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多少个,其中亚洲有几个?分别是哪几个?其他各洲各有几个?
(同学回答,教师帮助学生共同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其中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欧洲有1个为俄罗斯;非洲有1个为尼日利亚;北美洲有1个为美国;南美洲有1个为巴西)
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同学讨论回答:东亚、南亚)
你能试着说出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吗?
(同学讨论)
(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东亚、南亚相对于其他各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平坦开阔,多为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原,气候为热带或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降水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早,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等有关内容。教师给予鼓励并帮其整理,形成自然决定人文、人文反映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教学后记
本教案课堂实用性强,师生间的互动相对充分,唯一不足的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