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幼儿教育案例
2015年3月----2015年6月
幼儿姓名:吕浩冉 班级:小六 教师:丁文博
一、幼儿情况介绍:
吕浩冉小朋友是一个特比较上进、懂事听话的小女孩,会自己独立做很多事情,爱动脑筋,记忆力也特别的好。她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小女孩,在班级里她是最高最壮的孩子,上半学期开园第一天就让几位老师印象深刻。但是她上半学期由于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病,请了好长时间的假。再次入园后很不适应,各种规则还不熟悉,班级中的常规她也掌握不好。而且她性格比较内向,活动的时候总是不活跃。她很听话,遵守规则,很少故意犯错误,上进心比较强,但是做事的时候缺少一定的耐心。喜欢记忆性的活动,不喜欢开动脑筋的游戏和活动。
二、培养目标:
1.做事情多些细心与耐心,成长中不断取得进步。
2.能够在活动中熟悉各种规则意识,更加适应幼儿园生活。
3.激励她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
4.鼓励她多于其她小朋友交流,能够跟老师表达内心的想法。
5.培养她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
三、月份跟踪
2015年3月
(一)跟踪记录:
体育活动中,小朋友们都拿着球与魏老师积极地互动,但是她却抱着球不敢往上抛,也不敢用力踢,生怕球跑远了。在平时的户外跳圈的游戏中,她的积极性也不高,不喜欢这种跑跑跳跳的游戏。如果是那种活动强度不太大的滑梯、玩沙、、跷跷板、拱龙等游戏她倒是比较喜欢,活动强度大一些,例如障碍比赛、投球比赛、跑跑跳跳等游戏她在面目表情上就表现出不悦,而且也不乐于参与到游戏当中,也不使出全身的努力去进行游戏。 (二)情况分析:
为什么吕浩冉小朋友对某些体育游戏这么不热爱呢?她并不是不擅长,而是根本不喜欢做。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是否在获得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她不喜欢这些游戏首先可能跟她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平时生活中没有进行更多的体育游戏,只进行一些比较安静的游戏,这从她的身材上看就能得出结论。她是一个胖胖的女孩,看来平时不怎么进行体育锻炼。其次,她胖胖的身材使她进行强度大的体育活动就会感觉很累,所以她不喜欢。再次,她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完不成这些任务,游戏难度对
她来说比较大,她会失败、会落后、笨笨的样子会让其她小朋友取笑,所以才不喜欢这些游戏。
(三)采取措施:
首先要鼓励她多参与体育锻炼,在游戏中告诉她她很棒,她能做到,要相信自己,给她树立自信心,要让她成为一些小朋友的榜样。其次,还要多于她的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中,多鼓励她进行体育锻炼,并和她一起锻炼。多安排一些有体能锻炼意义的游戏。
2015年4月
(一)跟踪记录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学习按照规律排列图形,有简单的两个形状再到三个形状,最难到四个形状。吕浩冉能够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可是回答的都是错误的答案,她还没有明确规律到底是什么,这让我很苦恼。因为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她的接受速度都很慢,知识探究和知识掌握能力都很差。自己无法通过老师的提示和引导自我发现数学中的奥秘,必须要老师给出直接的答案,多次讲解后才能发现规律。在区角的自制蒙氏数学玩具游戏过程中,也表现出不足。玩法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但是她在游戏中还是不按照规则做,只有我在一旁告诉她“一”如何做,并且监督她继续做,她才会继续按照规则做。与她的妈妈沟通过,她的妈妈就会说:“我们在家也会多教她一些,主要是这个孩子太笨了!”也许这是一句谦虚的话,但是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笨是很不好的。
(二)情况分析:
吕浩冉家长说她笨,也许这是一句谦虚的话,但是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笨是很不好的。幼儿正处在自我评价初步形成的时期,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我评价的依存性,即根据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评价。家长说她笨,她就会真的觉得自己笨,首先不自信,然后自己完不成任务就归结到自己笨的原因当中,以至于以后的学习中不爱动脑。由于幼儿的智力水平和各种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师和家长都要科学的认识。
(三)采取措施:
1.告知其家长这样做的弊端,避免她们继续这样评价孩子,教育孩子。要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家中也多培养幼儿的爱动脑的习惯。
2.用积极鼓励的语言激发她的兴趣,在游戏中多监督,也要多鼓励她可以自己做好,能够按照规则自己做。告诉她,只要动脑子就会越来越聪明。
2015年5月
(一)跟踪记录:
快要“六一”儿童节了,我们进入了紧张的节目排练当中,她是班级最高的,安排小主演没有能够跟她配合的小朋友。所以将她安排在最后一排的中间位置,位置也很明显。她也很认真的学习,很认真的跳舞。对于自己没有当小主演没有怨言。
(二)情况分析:
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我们知道她跳得很好,但是由于她的身材的原因,这次没有更好的适合她的主要角色了。我们跟她好好的交谈了一次,说明了原因,她很理解老师。我们与她的家长也进行了沟通,让她们也解释原因,并鼓励她。
(三)采取措施:
1.老师先与她好好沟通,解释原因,说明所有参与节目演出的小朋友都很优秀,包括她。所以站在哪个位置都是小主演。
2.与其家长解释、沟通,通过家长的配合让她知道并不是她跳得不好,而是节目需要。
3.在排练过程中,多鼓励,多夸奖。让其她幼儿以她为榜样,满足孩子应有的“虚荣心”。
2015年6月
(一)跟踪记录:
在“宝宝书吧”大区角中进行读书的活动,区角中都是一些绘本,很多绘本文字很少,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看图理解书中要讲述的内容。吕浩冉拿了一本书,一页一页的翻,并没有看每一幅画中到底有什么。看完一本后,马上换另一本,也是以同样的方式翻略书籍。
(二)情况分析:
我仔细观察,首先书吧中的图书有一小部分是适合小班阅读的文字非常少的图书,很多都是适合中大班阅读的图书。小班孩子受到能力限制根本看不懂,所以一页页翻书不仔细看也是正常的。其次,这里的很多书是老师没有讲过的,她们的理解能力还有限,对于一本陌生的看不懂的书,她们也没有阅读的兴趣,知识大致看一下书中的画。再次,我们平时对于幼儿读书习惯的培养做的工作不够,家庭中也没有提供一个适合孩子读书的良好环境和榜样示范。
(四)采取措施:
1.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多讲解一些绘本故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建议园内多购买一些适合小班阅读的图书,并将图书分年龄段进行分类。
3.家园共育,多提供适合阅读的环境,家长和老师起到榜样作用。
四、效果与总结
经过这半年时间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再加之孩子本来就很上进,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规则,适应了各项活动。规则意识也更强了。户外活动中也更积极了,每次玩的都很开心。数学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由于阅读的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吕浩冉小朋友在家长和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培养下慢慢地进步着。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
1、知道保护五官的方法。如:不要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塞到嘴巴里、耳朵里等。
2、不要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和乱吃陌生人的东西。
3、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让陌生人触摸自己的身体。
4、上下楼梯不推挤,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上下,不滑扶手。
5、知道自己的姓名及父母的姓名、电话。
6、不做爬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7、不要玩插座、电器。
8、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刀、牙签等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9、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10、在运动、游戏、游乐场玩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11、外出活动听从大人或者老师的安排,不随便离开集体。
12、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
13、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不玩火、玩电、玩煤气以防止意外事故。
14、别拿电话当玩具玩,不要乱拨电话。
15、自己受到伤害时要及时告诉大人。
16、不到马路上玩耍,走路靠右边,没成人带领不自己过马路。
幼儿园小班教育论文
彭新菲,从教一年,目前担任小班教师。
信任是爱的基础,让我们用信任的心来呵护这些纯洁幼小的心灵。 ——彭新菲
孩子就像天使,天真活泼,惹人怜爱。偶尔,他们也会调皮,但有的调皮,在老师眼里是无法接受的。某天区域活动时,一个女孩子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坤坤踢我!”我转过头看见你趴在桌上,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坤坤,收了你的游戏,上座位吧!”你毫不犹豫地收好,回到座位上。我走到你面前,疑惑地问:“坤坤,你为什么踢她呢?”你毫不客气地说:“她挡着我了呀!”你理所当然的样子让我非常生气,但我并没有表现出来。这时你说:“我不踢她了。”我知道你这么说只是想去继续玩游戏。“现在你就不过去玩了吧,我们俩说说话,行吗?”“说什么呀?”“你告诉我她挡着你,你应该怎么办?”“叫她让一下。”“坤坤真能干!那下次还有这样的事,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嗯。”我知道你答应得其实并不是那么情愿,但我并没有追问下去,我只是摸了摸你的头,期待着你以后的表现。然后,我们聊了很多,你把你在家怎么打碎杯子,妈妈怎么批评你,怎么原谅你,你怎么保证,怎么做到的„„从头到尾和我说了一遍。我心里一怔,其实你是那么可爱。记得我在和家长们交流的时候总不忘说:“其实他就是一个孩子,调皮是很正常的,这也是孩子的天性。”是啊,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孩子,信任孩子,让他们慢慢地感受,渐渐地他们就会有所改变了。
接下来,好几天都有小朋友投诉:“老师,坤坤把米撒了一地。”而我都只是淡淡地说一句:“那就捡起来吧!”每次游戏结束后,我都会做点评,表扬玩得好的小朋友,并集体分享他们的玩法。并且,我会特意让你说该如何玩才能像小鸡一样把米“吃”得干干净净。然而,玩米时小朋友们对你的“投诉”依旧不断。后来,我做了一个决定:让你停止玩米一星期。
恰好那天一个玩米玩得很干净的小朋友去了,我说:“你去看看卿卿是怎么玩的?然后来告诉我好吗?”游戏结束后的点评中我特意请你来点评环节别人是怎么玩的。第二天,你说:“老师,我想好怎么玩了。”“真的吗?你真的想好了吗?”我只是想试试看你够不够自信,而你却没有回答我,跑去玩油泥了。但是,玩米对你还是有一定的“诱惑”的。隔了一天,你吃完早点,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今天一粒米也不撒。”你说得那么诚恳,眼睛里流露出喜悦,仿佛我已经答应你了,我知道我不能在此时让一个孩子的希望落空。虽然我同意你去玩,但还是一再提醒你:“坤坤,地上一粒米也没有哦!我希望今天游戏结束以后地上也一样干净。”你点了点头,我看出你的诚恳。果然,那天游戏结束以后地上没有一粒米,当然我也不忘在点评中表扬了你,请你来交流你的玩法,我之所以这样做不只是为了让别的孩子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了鼓励你。
以后你依旧喜欢玩米,而且每次你都会满怀喜悦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今天一粒米也不撒。”虽然,偶尔你还是会不小心撒些米在地上,但我也并不责备你,只是走过去提醒你捡起来。以后我
会一直相信你,期望你能从信任中得到快乐,得到别人的体谅、理解,也让你从中学会理解、体谅别人。
一、背景
托班是孩子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的初始阶段,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尤其重要。经过一学期的培养训练,孩子们的常规已初见成形。可寒假休息了二十多天孩子们回来后,我发现班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需要孩子们移动小椅子进行活动的时候,有的孩子是一只手拖着小椅子走的;有的孩子是一只手拎着椅子,摇摇晃晃地走的;有的孩子不站起来,坐在椅子上拖着走的……此时椅子与椅子之间、椅子与地板之间不是发出“咚、咚、咚”的敲击声,就是发出“吱、吱、吱”的摩擦声。而且地板上也滑出了一些小小的痕印,看到孩子们这样不爱护小椅子。我有些生气地说:“你们这样子,椅子很容易搞坏的,请小朋友们把小椅子搬起来走路”。可是还是有小朋友无动于衷,依旧把椅子拖着走,发出很大的噪声。
二、实录
一天,我们正在开展谈话活动:“我的好爸爸”,只听“啪”的一声,把老师和小朋友都吓了一跳。原来缪仁轩小朋友连人带椅子的摔在了地板上,当时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但转念一想遇到事情光靠训斥、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何不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一番教育呢?于是我煞有介事地说:“你们听谁在哭啊?”小朋友立即安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东找找西找找。接下来我告诉他们:“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张老师也听到教室里有哭声,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终于找到啦!你们猜是谁在哭?哦,原来是小椅子在哭,我问小椅子你为什么哭啊?它含着眼泪对我说,小朋友不爱护它,一会儿拖着它走,把它得腿拖得疼疼的,一会儿拎着它摇摇晃晃的走,把它身上碰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现在小椅子还伤着呢。”此时小朋友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些不忍的神情。我不失时机的继续说道:“现在啊小椅子想离开托二班啦,不和托二班小朋友做朋友了,怎么办呢?”小朋友开始着急了纷纷说到:“小椅子你别走,我们不拖你了,我们改正了,我们两只手搬椅子了……”此时,我灵机一动何不将老师自创的一首《小椅子》儿歌下放给孩子,帮助孩子掌握正确地搬椅子方法呢?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想和小椅子做朋友,就请像
张老师这样做。”我一边念儿歌一边示范:“小椅子,我爱你。天天和你在一起,两手搬,轻轻放。累了坐在你身上”。有的孩子一下子就学会了儿歌,这时小朋友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哐当哐当”晃椅子的声音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呢。
三、反思
(一)抓住时机巧用拟人化教育
瑞士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时期的“泛灵心理”乃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幼儿心目中,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利用幼儿“泛灵心理”对幼儿教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应善于将物“拟人化”,以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使之产生移情心理,进而理解和形成相应的良好习惯。如上面的例子经过对孩子实施拟人化的教育,让孩子体验到了积极情绪,为孩子创设了宽松、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比起向孩子们说教讲解深刻道理效果好得多。培养了他们的爱心与同情心。小椅子的事件也许是件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却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了,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光是成人的呵护和关爱,学着关心他人也同样重要。关心他人,需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就像和小椅子做朋友一样,这是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二)孩子模仿老师的言行
托班孩子的思维来自于实物和直观的形象,往往从事物的表面形象来认识事物,他们的思维要通过成人的启发诱导,在具体活动中才能逐步发展。他们好模仿,成人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一天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尽收眼底。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首先得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对不良的行为,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给他们一个可效仿的榜样,让他们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去模仿。正如着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
幼儿园小班教育论文
----- 幼儿园小班特点社会教育尝试
当前,幼儿园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习惯、社会性等的发展。美国教育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活,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居住在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等等,都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儿童需要学习。”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热爱幼儿园,认识自我,养成好习惯,爱家庭,了解他人,学习有关社会知识、技能等等。其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渗透人际智力的培养,即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能力,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发展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帮助幼儿理解社会。
幼儿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为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如知道喝水、上厕所、上课的地方。开展“大带小”,即让幼儿参加中、大班的活动等。因此,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帮助幼儿自己协调、解决交往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及各种问题,以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如看图书,两三个幼儿争看同一本新书,教师随机引导全班幼儿共同讨论,尽可能想出各种解决方法:三个人一起看,主动让给别人看,交换看,轮流看等。问题解决了,幼儿既学习了社会交往技能,又提高了交往能力。
认识自我、养成好习惯应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开始。我们从认识小手开始,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独立生活能力。学习文明行为时,我们教育幼儿要走路轻,说话轻,放东西轻,懂得动作轻不妨碍别人活动,做事时想着别人。让幼儿学会关心人,帮助人。
幼儿园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爱的氛围里。他们认为,被爱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但是如何爱父母,爱他人,却是许多独生子女所欠缺的。在爱家庭活动中,我们让每位幼儿带一张“全家照”,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过程中认识家庭主要成员,体会“家”的快乐,了解父母的辛苦与爱,启发幼儿回报父母的爱,引导幼儿尊敬老人,热爱父母,学习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热爱。很多孩子都爱玩“娃娃家”的游戏,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重要的是如何渲染孩子对父母真挚的爱,以及他们愿意用同样的感情去爱伙伴的真诚愿望。
此外,我们还通过其它方式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看清马路上的来往车辆,慢慢走不乱跑,见车会避让,到街上跟着父母或老师,不单独出去,如果找不到父母和老师,要去找警察叔叔,不在马路上玩等。这样
做,有助于幼儿接触新事物,增长知识,益于培养幼儿敢于尝试和遇事不慌的好习惯。秋天,我们带领孩子去拾落叶。在拾落叶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各种树木,培养了劳动习惯,同时,在劳动中细心观察自然现象,学习自然知识,增长保护环境整洁的意识。通过拾落叶,蹲下、弯腰等一系列的动作既增强了活动能力,也促进了动作的发展。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我们要珍惜和培养他们这种感情。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要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正是培养环保意识的启蒙课。在幼儿园,我们教育幼儿怎样饲养了小金鱼、小兔子、鸽子等动物,让幼儿参与喂养,增强他们对动物的感性认识,使他们获得了知识,同时培养了责任心和关心保护小动物的感情。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孩子从小养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也是一生受用的。
我们根据幼儿的性格、能力、接受快慢分别对幼儿进行不同的教育,让他们在幼儿园这中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赵 苏
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