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思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在许多人的眼里,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枯燥的、空洞的说教学课。而从事这一学科教学的人,也必定是思想呆板、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或是多说少做、尽说空话的人。生活中还有一些对政治学科的偏见;有人说政治课最好学,整个一个“贝多芬”,多背多得分嘛。也有人说,政治课最好教,拿着书照本宣读、划划记记,应付考试绰绰有余。起初教政治课时,也为思想政治课面临的郡竟感到自卑,然而十多年从教后,我却慢慢的喜欢这门学科了。
我曾对学生说过,其他学科是长知识,政治学科则是长智慧,特别是哲学,它能使人聪明、智慧。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教我们怎样利用外部有利条件,促成事物的发展。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办事往往事与愿违。
思想政治课最富时代性,每年高考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去重视本年度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关注国内外的重点、热点问题,运用教材原理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分析。同时,还须关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科技发展动态、文化思想的发展等。为了搞好热点专题复习,几年来,我逼着自己去看新闻,关注热点时事,并结合书本知识去分析时事。同时,我也逐渐养成了结合教材分析时事的习惯,每看新闻,总试着把它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并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穿插进去,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时事内容,又能让学生更正确地领会教材知识。
我觉得思想政治课能与时俱进,反映出时代精神,我越来越喜欢她了。
有一种魅力叫闹腾
什么样的男孩才有魅力呢?我迅速思索着,在我印象中,魅力男孩一定架着厚厚的眼镜,有着能说会道的嘴,高挑的身材,帅帅的发型。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谈吐之间风度翩翩,待人处事有礼有节……打住打住,可哪有这样的人呢?可惜这只是痴心妄想。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他天性好动,活泼可爱,放荡不羁,有时还哗众取宠,叫人欢喜叫人愁!
老师的叫骂批评,他早已习以为常,隔三差五请回家长,变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方圆几十里,谁不知晓他的鼎鼎大名?他就是我们班的捣蛋鬼——彭健航,别看他一天嬉皮笑脸的,其实他挺累的,这不,一天奔波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能不累吗?
一次,他也闹了笑话。步入初二的我们,学习也越来越紧张,初二会考,初三中考,各种各样催人泪下而又决定命运的考试即将到来,它们接踵而至,不给我们一丝喘气的机会,空气中早已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火药味”,无不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只听班主任道:“战斗的时候到了啊,争分夺秒吧,同学们!”怎么会呢,在我脑海里,还充满着小学时的甜蜜美好啊!
自习的时间是难得而又珍贵的,想起班主任一番话,我不由自主地提高写字速度。抬头望去,个个同学都埋关头苦干,奋笑疾书。教室里静极了,唯一作响的只有孤独的写字的沙沙声。
忽然,一阵刺耳的声音划破久久沉寂的长空,打破了这紧张的气氛,只见一道影掠过,回过神定睛一看,原来是彭健航,只见他提着扫把,深情陶醉地唱了起来,“只有我最摇摆!”不由引起哄堂大笑。班主任闻声而来,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两戒尺,只听那小小的嘴巴中迸发出:“轻点,疼!”这次大家都人仰马翻。
被打后,他仍然活蹦乱跳,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活泼、乐观,虽然有点闹腾,但他身上好像覆有一层光圈。是那么灿烂夺止,那就是他的魅力。
魅力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他的魅力就来自于他那“闹腾”的性格。这种“闹腾”,充满着个性,焕发着活力,包含着善良,迸发着当代年轻人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力量,所以显得魅力无限。
原创投稿,百度搜索“中国作文网”第一个就是,记住我们的域名:www.t262.com
有关魅力的作文
墨染的山水,雨做的云,轻舟一叶,点缀在朦胧的西湖里,青山黛眉,不言不语。
每个人,都有与魅力邂逅的权力,一座城、一段事、一个人。
雾非雾,梦非梦,毫无防备地陷入了这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疑一般推开了朱红的门。只见一棵柳树,树下坐着包着头巾的妇人,岁月的印记多么清晰,可她眸中仍旧闪烁生活的睿智与过往的清丽。一如她的名字,柳如是;一如她衣衫镌下的梅花,聪颖大气,委实难叫他人相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个白露时节,她送走了最爱,为的是他金榜题名,官运亨通。“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牵挂难寄,索性甩开,女扮男装,入学堂,这怎样的情怀,让翩翩少女写下“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汉有田横,宋有岳飞,明有谁呢?
她是个迷茫的女子,在现实与梦想的英雄情怀之间挣扎,时而娇艳如红梅,时而豪情万丈亦如。对,魅力应如是。
那日,白雪残霜,她初见文豪牧斋先生,望窗外景致,生出一句“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唯是那“气”字,方觉妙不可言,让我觉察出无尽韵味。那种又遇知音的感受,实在太让人留恋了,这实在是全天下最幸运的事!之后,取自“如是我闻”的我闻室筑成,临水小楼,匠心别具,她与牧斋吟诗作赋,抚琴唱曲,踏雪寻梅,是多少女子幻境中的天堂呀!
因有伯牙、子期得奏高山流水;因有知己,如实更添才华满溢。魅力,也应如是。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尝尽了甘甜滋味,在大明朝坠下的那一刹那,在如何美好的日子也走到了尽头。
她一个出身风尘的女子,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又是身怀六甲之时,丈夫却获刑入狱,身心无疑收到了双重打击。她那么果断、理智,又极富情感,周旋于各处,竟无一丝畏惧之色。
我们常说,爱是生命的源泉,其实这还是万万不够的,只有如是一般,才称得上“大爱”。魅力,应如是。
天朗气清的时候,她与牧斋同坐于树下,常回味、常感悟。可她不曾想,几百年过去,会有人为她一生而颂歌,定义下,魅力,应如是。
女子的一生,爱过,有柔情;恨过,能释怀,拥有温润的心语忧国忧民的情怀。魅力,应如是。
【写作指导:中小学作文一定要注重课前的准备】
作为现在的小学生来讲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讲究一定的步骤,就拿作文这一题型来讲你想要在作文中取得好的成绩首先就要掌握学好小学作文的步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学好小学作文的步骤。
【一】课前准备。在作文课前,让小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往往会准备很多材料,这是学好小学作文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学生在收集材料时,会去观察事物,这时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细致地、有条理地观察,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但也要求观察全面。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才能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交流收集来的材料。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不陷入困境才怪呢!
【二】产生雏形。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篇文章的写作,是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正如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叶圣陶所说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必须“想清楚然后写”。在教学中要重在引导思路,想清楚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包括哪些要写,哪此不用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尽力帮学生敞开思路,而不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一套“请君入瓮”。要启发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写学生所想的,也正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产生一个作文的雏形,也就是找到了他想写的作文的“魂”。
朱元璋做皇帝后,两个穷朋友去求见他,两人表达的意思相同,都是提及过去患难与共的事:一个赤裸裸地说朱元璋过去如何偷窃,自己如何相救,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怒,令人逐出大门;另一个却委婉含蓄地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蔡将军……”朱元璋听后大喜说赏赐。这个故事说明,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语言的魅力是巨大的。高考作文语言如何取胜呢?提供下列六法给大家参考。
一、善用修辞,首选排比
一个高中生,谁不知几种修辞呢。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对偶、借代、设问、反问、顶针、仿词、通感……这些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说,人人会用,个个能用。其实,善用之,能大大地增色我们的作文语言。请看2014年高考安徽一考生满分文《坚守自我,执着前行》的片段:
……正因为不能坚守自我而选择盲从,燕国人便在历史上留下了邯郸学步的笑话;正因为不能坚守自我而选择盲从,东施效颦,终究成为贻笑千年的笑话;因为盲从,人们轻易相信了“养生大师”张悟本;因为盲从,日本核泄漏中国人开始忙着抢盐……从古到今,历史的天空记录了许多盲从的故事。鉴于这些盲从的故事,我们就应该在世事纷扰处,耐得住喧闹,不要随波逐流随意改变自己。孔子周游列国,虽然处处碰壁,却用自己的执著表达自己对于理想的坚守,造就了华夏绚烂的儒家文化。身处动乱之中的钱钟书坚守“寂静”,“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有人指责他是“龟缩哲学”。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钱钟书的沉默决不是放弃,恰恰是以一种卑微的方式坚守自己的信念,表现了大师的睿智与可敬。
同样地,正因为坚守自我,亚里士多德留下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箴言;正因为坚守自我,才有了哥白尼实现根本变革的“日心说”;正因为坚守自我,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家族……他们的坚守与执著让他们甘守寂寞,所以他们才到达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这是一篇论证十分有力的议论文,文体清晰。文章的标题“坚守自我,执着前行”就是心论点,非常明确。论述顺着材料中引出,自然贴切。文中罗列了大量的坚守自我方面的正反事例: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张悟本、日本核泄漏、孔子、钱钟书、亚里士多德、哥白尼、丁肇中……排比铺展,充分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排比的语言非常精当,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二、名言警句,巧引妙用
写文章就得用到别人的话,名言警句就是别人的经典话语,用之可以以一当十,使语言精彩靓丽。请看2014年高考广东一考生满分文《留住远去的情味儿》的片段:
……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可谓“两耳不闻机外事,一心只玩我手机”。
这时你是否感到,手机在给了我们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交流的空间,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忽略了许多身边应该珍惜的人和事,不经意间“滑落”了许多最基本的温情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遥想古人送别,是如此雅致。那时交通不便,此去经年,归来无期,所可望者,不过一行鸿雁、半轮明月。哪有今天的短信来去、电话呼应、邮件送发?但古人也正因没有我们现在的便捷,反而留住了一份诗意、一份温情。十里长亭相送,碧云天,黄花地,灞桥骊歌折柳,高树系马,都门帐饮……离人泪眼里,照见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牵挂吗?
这是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文体清晰。全文的中心论点是:“留住真情,懂得珍惜。”作者在引述材料中开篇,并从反面起论。多少人“两耳不闻机外事,一心只玩我手机”,化用风趣、幽默,更切中时弊。然后转向正面论述,笔锋伸入古代,说古情,引古意,有理有据。接着再联系现实,什么手机的利与弊呀,电子阅读呀,网络社交呀等十几则材料,一口气排比推出,大开大合,汪洋恣肆,展足文意,论足观点,令人不得不信服。特别是,这几段文字读来,多处引用、化用,语言十分精彩。
三、摹声摹状,活泼多姿
生动形象地描摹对话或一举一动、一声一色……这样的语言往往是灵动的,是活泼多姿的。请看2014年高考江苏一考生满分文《青春的那些事》的片段:
“丁丁零……”下课铃响了。
“快快快,快跑,去厕所抢位子。”不知道是谁大嗓音喊了这样一句话。对她真是无语。可是她说得也对,因为你不早去,你就要等好长时间,才能回班。
“好想把她们都给变没有,看谁还和我抢位子。”小雅愤愤地说,“每次去厕所,都要等好长时间,等得我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哈哈哈……”我们班里的人听到了都很无语地笑了。然后,我到小雅面前,说:“来,给姐姐看看,你头发白了多少了,来,我数数看。”
“一根、两根、三根……”谁知,小雨比我先一步“数”起小雅的头发来了。我心里想:小雨你完了!心中却暗暗自喜,因为我知道下面将要出现什么状况……
“咳咳……”班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起哄的声音。猛的一声“疼”的叫声,盖过了全班的喧哗。我们都为小雨感到可怜。因为小雅爱发如命,谁敢碰她的头发,那相当于要了她的命啊,所以小雨此番不备,惨遭小雅的毒手。幸好,我只是光说而没做,不然有报应,那个“疼”将从我嘴里发出。唉,幸好啊幸好!
这时,上课铃响了……
作者非常善于摹声摹状,“丁丁零……”“快快快,快跑……”“哈哈哈……”“一根、两根、三根……”“咳咳……”这些语言,非常鲜活、灵动,多姿多彩。作者聪明地截取了下课铃响到上课铃响之间发生的故事,鲜活地再现了“我们”这帮学生的学习打闹生活。紧张里有尴尬,尴尬里有愉快,愉快中又有无奈……然而,打闹终归打闹,打闹之后作者反思:“我们可以荒废自己的青春吗?”青春里有疯狂,青春里更应该有“收收心”,这样的青春才是不朽的。中心明确,扣题紧密。文章写身边事,写自身经历,情真意切。这种有“我”之文,相较于众多泛泛而论文,是更值得赞许的,更可取的。 四、整句散句,合理搭配
整句给人排列美、整齐美,散句则给人错落美、参差美。作文中能够多多地写些整句散句,让整散结合起来,定能让语言出色。请看2014年高考四川一考生满分文《站起来的高度》的片段:
史铁生曾说:“人生苍茫,总得有条路走。”可当用脚趟不到路的时候,就站起来吧,鸟瞰世界,眺望远方。也许,人,只有在站起来后,这世界才属于他。
站起来的高度,让这世界从此匍匐在你脚下,梦想在心中……
站起来的高度,让这世界从此臣服于你脚下,幸福在手心……
当我站起来的高度,与你站起来的高度相同,中国便在这高度中崛起,成为真正的世界之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美哉,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九点钟的太阳正在升得更高,照亮了那些“死了,却还活着”的人,照见了那些“活着,却必让这中国活得更久”的人。只愿我们的奋发,攀求更高的高度,让这中国顶天,立地!
当我站起来的高度,也许无法匹及他人,可却已然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世界。路在脚下,未来在远方。站起来的高度,让我们且行且远,且远且行。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性散文。文章开篇引用名言引出论题,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文中采用排比组合的方法,像冰糖葫芦似地将内涵密切相关的几个典型事例串联在一起,形成铺排,言辞滔滔,气势夺人。结构灵动多变,体现出“形散神聚”的特性。并不着痕迹地大量引用名言警句,析例结合,文采飞扬。特别是优美机智、整散结合的语言,整齐中而又富有抑扬美,使文章充满磁性,牢牢地吸引着读者的眼球,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五、哲思妙语,辩证服人
抒写哲理的语言一般都是非常精彩的。请看2014年高考江苏一考生满分文《我的路,我的门》的片段: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地,作为对执着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门与路相对而出,并肩前行。在此,作者正面阐述了门与路的辩证关系,即非常辩证地阐述了奋斗与成功的关系。这种语言,逻辑严密,让人读来,往往感到无可辩驳。
六、妙用文言,古为今用
我们不提倡用文言作文,但也不完全反对熟练掌握文言的同学偶尔用之作文,因为,偶尔用一用,往往会使人耳目一新。请看2013年高考北京一考生满分文《手机轮》的片段:
手机者,信息时代之标志物也。其形也善,其用也泛。一机在手,分居可闻亲友声,闭门可知天下事,闲以自娱,忙以减负,实乃古今之便利物也。纵昔时科技大家,中如墨翟、西如爱迪生,闻之亦必瞠目大惊,拍手而称善也。
手机之用虽广,然众亦未皆称其善也……
由此观之,手机者,有善亦有恶,或曰无所谓善恶,以远虑观之,以高德驭之,不以其废正务、远人情,亦不以其谋恶事、乱法纪,则必可得其利益而损其弊害。而天下之新科技利器,莫有普遍如手机者,故吾辈若以远虑观之、以高德用之,则科技百利而无一害之日,可待也。
呜呼!吾等驭科技之人,其责不可谓不大也。故属文以记之,愿世间众生皆可扬科技之威猛而抑科技之恶陋也!
小作者完全能够挥洒自如地运用文言构句成篇,其运用文言的能力,一点也不逊色于古人。你看,其句子,汩汩滔滔,很是通畅。他分析手机的利与弊亦是公允、恰当。这样有特色的语言,与众不同的语言,是很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但是,同学们要注意,如果你能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偶尔用用,是可以的,是新颖的,切忌过多过滥。
总之,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外衣漂亮,思想才能精到。要使我们的作文语言精彩起来,方法不止以上一些,还有很多方法,以上六法只是提供给同学们参考而已,不可奉为圭臬。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从早晨开始的,也是那一刻,我感受到了“Hi”的魅力。
最近,每天早晨,我都是一脸倦意的迎接,背着沉重的书包,脑海中想着复杂难记的英语单词,整个人浑浑噩噩。“Hi”突然听到那个铃铛般清脆的声音,心情也开始好转,“Hi”我笑着回应,有几丝愉快,刚走进楼梯口,值日的同学们正在下楼洗刷值日工具,“Hi,快点哦,老班来了!只有四分钟了!”Z边下楼梯边打着招呼,“Hi,没事啦,四分钟够了!”我吐了吐舌头——看来只能“掐”着点到啦……见他们走后,加快速度,不过书包似乎轻了些,倦意被兴奋代替……那一刻,我感受到了“Hi”魅力——给予快乐。
每一个人都是在无时无刻面对着挑战。在一个综艺节目中,一个身着一袭绿裙的小女孩,她的才识让我敬佩——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一生疏,且都能熟练运用,最让我敬佩的是她出场时的自我介绍:“Hi,大家好,我是可可,我来自山东,我喜欢学习一切我所没有掌握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看我的表现吧!”说完,粲然一笑。那时的我,早已被她魅力所吸引,一个“Hi”将她的活泼自信完美展现,一个“请”字将她的礼仪得体展现,也是因为她,我那时感受到了“Hi”的另一种魅力——给予自信。
当别人误解你时,甚至对你恶语相加时,你会怎么办?W是我的同桌,一次,他得了感冒,上下课都在吸溜鼻涕。在第三节课时,我大声对他说:“W 你能别老吸溜鼻涕行吗?”“你这人怎么能这样,我感冒难受死了,你不安慰就算了,吸溜鼻涕还不行!”战争爆发后,我以为一早上就这样沉默下去,没想到W凑过来对我说,“Hi,还生气?”“艾哈!”我呆了呆——他来道歉?“吭,好吧,sorry”。其实想想我的确不该那样,谁感冒不流鼻涕?“哈,你说什么?”我无奈的扫了他一眼,便继续干自己的事情,但那时的“Hi”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特殊魅力——给予宽容。
Hi,亲爱的朋友们,你感受到了“Hi”的魅力了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说“Hi”吧!(指导老师 高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