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综述 大力推进校企合Zuo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Zhi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相关文Jian精神和我校示范学校建设内涵要求,坚持“以服Wu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Wei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Zhuan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开展校企合作,是Wo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Li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Zhi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高度重Shi校企合作工作,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多次召开Hui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了目标,理清Liao思路,为校企合作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学校Zhi定了《校企合作管理条例(暂行)》,成立Liao专门负责管理部门——校企合作办公室,完Shan了领导机构,逐步形成了计划、筹划、实施、Fan馈、总结等一系列科学流程。与多家企业建立Liao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Qi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支持建立“企业校区”Deng。具体校企合作情况如下: (Yi)校企合作情况及成果 我校各专业坚持按Pei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Jia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Kuo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Dong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Ye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Zu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努Li为番禺经济和社会经济服务,多年来,Wo校已与广州黄埔、南沙、番禺、佛山顺德等地De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新增合作企业Jin20家,并在订单培养、教学见习、工学交Ti、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产品Zhi作和加工、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Jin行了合作。 (二)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De的成绩 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Yuan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Cu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Sheng三赢。 1.“订单培养”合作 我Xiao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港钜电Zi、松下万宝、诺登电子、美的冰箱、骏发电Qi、谦益电子、寰宇电子等公司签订联合Pei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诺登电Zi班,数控专业与康迪克竞和机械、永昌机械、De善数控科技等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成立了竞和数Kong、德善数控冠名班,电子商务与新华南方、Run宝信息科技、淘商城、广州滕略等企业签Ding了联合培养协议,成立了润宝电子商务Ban冠名班;物流专业与立白集团、优速快递、嘉诚物Liu等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成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44178.html立了优速快Di班、嘉诚物流班;商务助理专业与绿叶居Shi品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成立了绿叶居冠名班。 You学校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实际情Kuang对该班进行定向培养,包括理论教育,企Ye文化、企业形象、管理理念的教育,技术技能的培Yang。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Zhun,部分企业培训课由企业承担。考核合Ge后,再送到公司,由公司对该班学生进行实Xi实训指导工作,最终经过实习,考核合格Hou,再由单位正式录用,实现“订单教育”。 2.Can观、教学见习、工学交替等方面的合作 Wo校教师和学生在港钜电子、美的空调等企业进行Can观学习;2012级物流专业两个班到位Yu广州黄埔区的广州市怀远物流有限公司参观见Xi;2012、2013级电子商务、物流专Ye的学生于今年10月至11月在茵曼物Liu园等公司进行教学见习、工学交替,校企共同规Hua与实施的认知性职业教育。 3.顶岗Shi习合作 我校学生前二年在校完Cheng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Tong一安排推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学Qi的顶岗实习。如2010级学生番禺创信Xie业、信和商业连锁、嘉诚物流、上海滕略广州公Si、新易动力汽车美容、永昌机械、德善数控、Zhong原地产、海洋人力资源、新宝电器等近二Shi家企业,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3家顶岗Shi习合作企业,在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和用人单Wei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Cheng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4.共Jian校外实习基地 我校根据专业设置He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Yuan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Liao三十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基地Bu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Qie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Dong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Shi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Ye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Yi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5.Gong建“企业校区” 我校与中粮包装番禺公Si签订“企业校区”联合办学协议,机电技术Ying用专业于今年10月在广州番禺美特包装有限Gong司挂牌并成立“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美Te包装校区”;数控技术专业将在广州市恒Lu杰精密制品有限公司(德善数控科技)挂Pai并成立“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德善数控校区”Liang个专业的学生第三学年所有理论课程、实训课程、Ding岗实习及企业培训课程分别在两个校区完成。由校Qi双方双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45657973.html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Zhun,共同完成数控技术专业第三学年的教学任务。企Ye方负责提供相关的实习实训设备和条件,学校投Ru启动和建设资金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劳务费。 6.Cheng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各Zhuan业的不同特点,我校聘请了各行业、企业专家与Wo校专业教师重新调整建立了6 个“专Ye建设指导委员会”。一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Zhi导委员会”;二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Jian设指导委员会”;三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Dao委员会”。四是“物流专业建设指导委Yuan会”;五是“机电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六Shi“财经商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通过召Kai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议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Que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Xin息,参与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Gen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专业Ji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Kai展“百名技师进校园”活动 请有较高Zhi名度的企业家或者企业技师来校为学生作Zhuan题辅导报告,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Liao解目前本行业最先进技术等信息,为学Sheng职业生涯最好规划辅导,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Ji能准备。我们聘请了广州市绿叶居食品You限公司总经理、烘焙大师罗澄海先生、广州Shi今生宝贝服装有限公司电商首席顾问、博实Yong道企业管理咨询执行董事、CBO首席品牌官论Tan副秘书长、央视网企业频道高级顾问、腾讯社会化Dian商特聘讲师王传念先生;广州市拓驰电子Shang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建丰;广州市汉朝科技You限公司电商主管胡佳等专家来我校讲学。 【Nei容提要】系统地对我国当前关于职业院校在校Qi合作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功能的研究Xian状进行总结。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职业院校Ying当转变观念、主动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专业设Zhi应适应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教学改革与课程体Xi开发要适应企业需求,教师聘任与培养要充分Yi靠企业,要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提Gao实践教学质量,要推行“订单”培养以创Xin校企合作模式等,是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Suo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Zhi业教育/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作Zhe简介】邢清华(1987-),女,天津Ren,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米靖(1975-),Nan,内蒙古固阳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Fu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Shu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2 Wen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15-0033-05 Xiao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永恒的主题,不断推进和完善Zhi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是发展Zhi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推Jin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探索有效的合作模Shi,力求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Guo国情的体制与机制。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不难Fa现,当前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比较冷淡的Xian象。许多职业院校苦于无法与企业找到合Shi的合作路径与模式,无法培养出适应企业Xu求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情况由多种因素造成,原Yin之一就是职业院校对于在校企合作中处于Shi么地位、扮演何种角色、发挥哪些作用没有清楚De意识。我们就学术界对职业院校推进校Qi合作所应采取何种措施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总Jie与分析,力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楚的把Wo和认识。 一、职业院校应当转变观念,Zhu动与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我国Xu多学者都指出,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首Xian要做的就是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Shi现职业院校办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发展职业教育De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Shi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学者们的基本Guan点主要包括职业院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校企He作办学理念,主动与企业联系并积极地进行沟通,Yao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针对职业院Xiao应如何转变观念,以及怎样主动与企业进Xing全方位的合作,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三Ge层面来分析: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Xiao企合作办学理念 学者们普遍认为,牢固Shu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先导,职业院Xiao作为办学主体,要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De一项改革和创新,克服畏难情绪[1],“Ke服校企合作中的短视行为,大力转变办Xue思想和观念,特别是改革封闭式教育观念,Shu立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企业需要的开Fang式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企业深层次的参Yu教学过程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Ke缺少的要素之一”[2]。而且要密切Guan注与重视企业的兴衰,并善于引导企业,使Qi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Xiao企合作的长期效益。在此方面,关于牢固树立正Que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我国Xue者尚缺深入细致的研究,仍然流于泛泛而谈。 (Er)要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并且服务于企业 Zhi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Dan要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更要树立为企业服Wu的思想,积极寻找能够为企业提供服务的Ling域。有学者提出学校主动与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32083.html企业合作的几种具Ti表现:一是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密切校企联Xi;三是改变传统的办学方式。关于怎样树立服Wu企业的观念,有学者提出,一方面,要适应Qi业需要办学;另一方面,在办学上由重学Xiao教育转向重学习者的需要,由重课堂教学Dao重工学结合、由重理论传授转为重学生能Li的培养[3]。也有人强调职业教育的产Pin就是为社会提供一种服务,行业企业是这个Chan品的最终用户,职业院校要牢固建立为用户服Wu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时刻自省:职业Jiao育的用户是谁?职业教育为用户做了些什么?Zhi业教育还能够为用户再做些什么[4]?可以说,Da家都强调只有依靠校方的积极主动,才能使Qi业真正感觉到校企合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才Neng激发企业的合作热情,从而使校企合作步入Zheng轨。 (三)要与企业进行全方位、Shen层次的合作 职业院校要把为企业Fu务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将企业视为影响学校自Shen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合作伙伴,只有站在对方的Jiao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全方位、深层次了解Dui方的需要[5]。为此,有的学者指出具体做Fa:首先,要选择 合适的切入点,从Dian扩大到面进而形成全方位的合作;其次,职Ye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也不Ju限于一种形式,应当形成多层次的合作[6]。 Er、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适应企业和劳Dong力市场需求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Zhi对校企合作的效果十分关键,要依据企业发展Dong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及Shi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同时,职业院校还Yao兼顾自己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Xing成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针对职业院校怎Yang设置专业这一具体问题,我国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Xia几种: (一)专业设置要适应企业De人力需要 职业院校在确定培养Mu标和专业设置时,要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Yao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7]。要依照“满Zu企业用人要求,符合岗位素质标准”的Yuan则,着力在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意识和高技能塑Zao上下工夫,精心塑造诚信、敬业、爱岗,具有较高Zhuan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精湛操作技艺,能够Jie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手脑并用型高技能人才[8]。 (Er)专业设置应当有企业专家参与,并且调整要Ji时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整个过Cheng都需要企业专家的参与,要充分听取企业从人Cai使用的角度所提出的意见,也可以先派专业教Shi深入用人单位,征求一线专业人员意见,Gen据所合作企业用人计划确定有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Shu量[9]。也有人指出职业院校可通过深Ru到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调研,或者通Guo董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广泛吸纳经Ji界、企业界、科技界等专家人士参与到教育教学Huo动中来,依据企业发展动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Zhun确定位培养目标,并及时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Fang向[10],从而保证学校专业建设和Ren才培养时刻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San)专业设置要兼顾职业院校自身的特点 Huan有一些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Ji要紧跟市场需求,又要避免出现不顾自己De能力与专长,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专Ye的局面[11],而是要兼顾地区各类Ji术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专业优势两个方面[12],Jie合自身的办学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品牌性的专Ye,办出特色,提高水平[13],这样Cai能真正提高职业院校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毕业生Zai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职Ye院校的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开发要适应Qi业需求 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对Jiao学的改革以及课程体系的开发至关重要,职业院Xiao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打Po传统的课程结构,调整理论教学和实 践Jiao学的比例,重新进行优化组合,以适应She会与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Zhong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怎样进行课程开发,学者Men主要持以下三种观点: (一)适应社Hui与企业需求,突出实践性 一些Xue者提出职业院校要以适应社会与企业需求为目标,Yi突出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实践性为主线,“把Gang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开发与生产Shi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并根据Chan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Zu建课程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Shi,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学习,注重Dui能力的评定和对实践的考核”[14]。有Xue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三个改革”:改革课程体系,Zuo到整体优化;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Xian进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大实习、Shi训的力度,不断补充学科、专业前沿知识[15]。Huan有学者认为课程设置不能单纯追求学科的完Zheng性和系统性,要打破学科界限,重新组合课程,以Jian少课程门类,提高教学效益[16]。 (Er)要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 在进行Ke程体系开发时,一些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可邀请企业Zi深专家及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依据地Fang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Ji本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方面,与他们进Xing积极的沟通,有效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和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45661931.htmlQi业、行业资源,对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Ren真分析[17],最终共同设置并确定You针对性的课程。 (三)要适时对教Xue和课程进行灵活的调整 由于企业的Gong作岗位经常会有新的变化和要求,职业Yuan校的课程开发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Zhi中。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要留有与企业需求Dui应的接口,适时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开发适应岗Wei变化的教学课程,并及时把与专业相关的新Ji术、新知识引入课程体系中。还有学者从超前应Dui经济结构的变革考虑,认为职业院校专Ye的设置与调整要跟踪职业发展的总体趋Shi并积极跟进,需要建立一套自适应机制He运行控制机制,并逐步建立“专业预警机制”,Yi加强专业建设的宏观引导,对专业实施“预期Zhen断”和“预后诊断”[18]。 四、Zhi业院校的教师聘任与培养要充分依靠企业 Zai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聘Ren与培养对于顺利进行校企合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Yong。关于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如何Pin任与培养“双师型”教师,目前基本有以Xia两种观点: (一)要求教师进入Qi业实践 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职业院Xiao的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必须深Ru企事业单位,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和Gua职锻炼。学校负责教师的学历提升,理论知识的Chuan授和养成,以及教学技能的培养,企业负责教师Zhuan业技能的学习与提高[19]。这样不Jin可以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工艺流程、新技Shu、新产品以及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而且Neng够熟悉不同企业相关岗位的职责、用人Biao准、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20]。还You学者提出,专业课教师在参加实践的过Cheng中,可以精心挑选一些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或维Hu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以后教学时De案例、课程设计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时的Ti目、毕业设计时的课题[21]。 (Er)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一Xie学者指出,单纯依靠学校引进和自我培Yang教师是不行的,还要要求企业选派优秀Ji术专家、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22],重Shi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学者提出要本着“不Qiu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和“结构合理、数Liang充足、相对稳定、流动充实”的思路,聘请行业、Qi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拓Kuan兼职教师来源途径,精心培育兼职教师Dui伍[23]。针对这一问题,还有学者指Chu职业院校要为聘请兼职教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Jing,要建立兼职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计量和Gang位津贴分配等制度,从而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31290.html形成一个良好的培养、选Ba、引进和管理的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Shi校企合作实践的积极性[24]。但目前我国学者Dui如何对兼职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等方Mian的培养以及其教师资格等问题研究相对Qian缺。 五、职业院校要积极建立实习、实训Ji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校企合作Zhong,建立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是完成实践教学Ren务、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根本保证,职Ye院校要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来提高实践教Xue的质量。学生可以在基地实践中得到最基Ben和最先进的技能训练,更能得到思想品德、Zu织纪律、工作作风、企业管理、安全保护、心理素Zhi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针对建立Shi习、实训基地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Ru基地的管理、人员的配置等问题很少涉及。 (Yi)职业院校要在内部建设实习、实训基Di 由于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De关键阶段,在接受学校合作办学方面,Chu非有某些方面的需要,很多企业的积极性Bing不高[25]。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要在Zhi业院校内部建设现代化的实习、实训基地,Ji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26],Lai解决学生实践教学难的问题,从而保证校企合作De效果。 (二)职业院校要与企业一起建立Xiao外培训基地 职业院校完全靠自己建立生产Xing实训基地,面临着订单、市场以及运行成本等Zhu多问题,因此,不仅要建立做学合一、生产与实Xun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培训基地,还Yao与企业一起建立具备多专业实习、实训功能De校外培训基地。职业院校要将校内培训基地与校Wai培训基地紧密结合,来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Xu要,从而提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践教学De水平。 关于如何将校内外培训基地紧Mi联系,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各地应形成Fen工合理、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并能与地Fang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或行业基地网络。Zhe个网络分为三个层次:在职业院校内建立De基地;职业院校或校企结合的、以产业化方式运作De基地;企业实践基地[27]。还有学Zhe进一步提出了“四个统筹”:统筹校内、校外实训Ji地;统筹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与规模、功能与结构、Ji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统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Zai学生实践学习与企业员工培训、岗位实习与Chan品生产、生产与科研等多种功能;统筹人才、资金、She备和技术资源[28]。 六、职业院Xiao要推行“订单”培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Xiao企合作模式对于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起Dao了关键作用,目前对校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34322.html企合作的模式有不同De分类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订Dan式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学工Jiao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Ke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结合地方经Ji全面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Gong学结合即校企双向介入模式、产学研结合Mo式、校企股份合作模式等等。还有一些学者按Zhao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划分,分为浅Ceng次合作模式、中层次合作模式和深层次He作模式,或者是分为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Mo式、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各职业院校Zai长期实践中又形成了许多其它模式,例如Quan程合作教育模式、“五位一体”校企联营模式、“Zheng合—互动”型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教学模式、“六Ge结合,六个促进”、“六位一体”合作教育Mo式、“蝴蝶”校企合作模式等等。 许多学Zhe认为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应主要采取订单式Ren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即校企双方共Tong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Ren才[29]。它可以使专业设置与企业Xu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学校培养Mu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30],关于Zhi业院校怎样实施这一培养模式,一些学者认为在签Ding用人订单后,学校应根据企业要求来制Ding培养方案,创设教学环境和条件,组织实施教学,Shi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Yu就业同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31]。Wo国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与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自Ji学校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订单式人才Pei养模式进行了仔细分析,将理论与自身实际相结合,Chan述这一模式在本校运用的现状。 Mu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模式Du有其优缺点与运行的条件。基于此,一些学Zhe认为职业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进一步Jie放思想,不断创 新校企合作模式,Lai构建最符合校企双方需求的、能产生最佳Xiao益的合作教育模式。针对如何创新校企合作模Shi,有学者提出要坚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Ji可以一校多企、一企多校,也可以多校多企;既可Yi将企业的资金、设备、师资和技术引进学Xiao,也可以主动送服务上门,将培训送到车间和工Chang一线[32]。还有学者指出:“要根Ju双方的利益诉求确定校企深度合作的目Biao,灵活改变校企合作的模式;而且还要创Jian政府主导、学校协调、企业参与的联动合作模式,Quan面实施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Ti系,促使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33]。Huan有一种观点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认为校企合作Jiao育模式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和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45655303.html职业教育的Te点来进行,要根据专业要求、地区经济状况Ji主客观条件,选择符合各自发展的模式[34]。 Qi、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应当实施的其他举措 Zhen对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应扮演的角色Yu应发挥的作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在提高科研Neng力、建立管理机构、建立制度保障、与企业Wen化相融合等几个方面采取一些适当的举措。 (Yi)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并与企业共同合Zuo 一些学者认为,职业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Shi带动校企合作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校Qi合作成功的前提。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Nan以与企业进行高层次的合作,学校的社会地位就难Yi提高[35]。关于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如何提Gao科研水平,有学者指出职业院校科研的重点应放Zai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上,Yao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和生产Shi际开展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寻Zhao课题,承接项目[36]。还有学者提出,要与Qi业进行密切合作,校企双方组成科研团队,Da建研究平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具有自主Zhi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就企业迫切需要Jie决的技术瓶颈进行技术攻关[37],通Guo科研把校企双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Er)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职业院校要Zhu动建立由校企双方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Zhi机构,校企合作才能有长期发展的组织保Zhang。针对如何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一问题,有Xue者提出:“要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Fen别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Zhuan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确定Liao以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素质、Neng力、知识为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8]。Huan有学者认为,职业院校不仅要建立专业教学Zhi导委员会这样的管理组织机构,更要在校、院、Xi等各个层面与企业建立组织联系,并在Xue校层面构成一个整体[39]。还有一种观点是从San个层面来构建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一是在Xue校层面要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领导和管理机Gou,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三是建立校企He作教育委员会[40]。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Jiu还不够深入,例如各个 组织机构的功Neng与管理、如何有效发挥这些组织机构的作用等问题Du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建立制度保障Ti系 要规范校企合作,必须有系Tong而完整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建Li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建立教学质Liang监控、激励和评价等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Xing。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33377.html关于如何建立与建立哪些制度,有的学Zhe从教学的角度指出要立足于校企合作对Jiao学质量监控的要求,建立以工作准备、实时Jian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Yi及建立由企业参与的学生素质和技能的综合评价体Xi。把学生到岗率、教师评学、企业评学作为考核学Sheng的主要依据,强化对实训的过程考核[41]。 Huan有学者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要完善激励机Zhi,“建立健全技术、生产、营销、人事、Lao动、财务诸方面的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并Yin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在人员、分配、管理Zhi位等方面建立一系列考核、评估、监督He约束的保障制度,形成监督有效和约束有力的管Li格局”[42],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Mu前,我国学者已认识到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对校企He作的重要性,对此问题也有了一些分析,但Shi关于如何确保这些制度公平、有效、及时的发Hui作用等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Si)文化与企业共融 校企合作中You两种文化,一种是学校文化,一种是企业文Hua。随着对校企合作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Kai始注意到这两种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于实现Zhi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生毕业时Cong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具有重大而Shen远的现实意义。有学者指出,在校企合作Zhong,职业院校要以自身为主体,以企业文化Wei主导,使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并Qie职业院校在吸纳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加强衔接,You要有所隔离,让企业文化中有利于学校发Zhan和学生成长的文化成分接近或渗入学校文化,Tong时有效地隔离企业文化中不利成分。要选择文Hua适宜的企业进行合作,但是不能原封不动或Zhe生搬硬套地引进企业文化,要对符合学校发展Xu求的企业文化进行适当的修缮和拓展[43],Shi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能够更好的互动与融合。 Guan于校企文化共融的主要途径,有学者提Chu“校企文化共融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一Shi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Er是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理解企业文Hua;三是邀请企业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Si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内容展示”[44]。Cong整体上说,我国学者从文化角度对校企合作开Zhan研究的较少,大部分学者只是认识到校企文化共融De重要性,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也很少Ti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与对策。 校Qi合作共同构建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WWW.GDJY.CN2013-12-10 Zuo者:黄维新来源:《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3Nian第10期浏 览次数:630 Zhai要: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推行Gong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Hui计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必Xu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Yang模式,以培养具有岗位核心能力的初级应用型人Cai,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 Guan键词:校企合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Yi、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政策 Wo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ian)》中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Shi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Ti高人才培养水平……我们应树立系统培养观念,Tui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Mi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Zhi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Wai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Zhi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近Nian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在《国Wu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到,Da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Shi,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改革以学Xiao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Guan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Ruo干意见》中也强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Li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以提高人Cai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Xue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推进工学结合、Xiao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核心,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Bian、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企业岗位用人和技术进步De需求。因此,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Gai改变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校内综合实训”培Yang模式,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Shi习”的培养方向靠拢,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De会计专业一线技能型人才。 二、Wo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Jie合上述职业教育政策与理念,我校对会计专业人Cai培养模式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思路一:以“Gong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指导思想,Yi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依托企业、行业专Jia,成立会计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校企合作Gong同构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会计专业人才培Yang模式,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于区域经济建She和发展需要。 思路二:切实贯彻实Shi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职Ye能力为核心,深化“大平台、活方向”Mo块化课程体系改革,积极推行工学结合、顶岗Shi习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同时,结合区域经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38727.html济建She发展需要,为满足企业“个性化用人需求”,Kai展“冠名班”“订单班”和“特色班”等针对企Ye个性化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活动。 Ci外,在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还必Xu充分考虑学生的升学需要,以及在将来就业转Gang、晋升的需要。 思路三:在实施过程Zhong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An,使之更具科学性和更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和Fa展需要。 三、校企合作共建会计Zhuan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工作步骤 Bu骤一: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成立会计专业建She专家委员会,依托校企合作力量共同构Jian和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会计专业人才培养Mo式。 步骤二:进行会计专业人才需求Shi场调查,主要包括: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Diao研;企业对中职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中职会计Zhuan业毕业生访谈;相关中职学校调研,了Jie相关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She的情况,开阔我校会计专业改革的思路和眼界。 Bu骤三:根据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得出会计Zhuan业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的岗位群,确定专业Ren才培养目标,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Zhuan写人才培养方案。 步骤四:组织行业企业Zhuan家和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对人Cai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体Xi(含培养路径及方法)等内容进行评估,Gen据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Fang案。 步骤五: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Jiao校教研室,由校教研室组织讨论审核,Xue校领导审定批准后颁布实施。 步Zhou六:教务科组织编制专业实施性教学计Hua,经学校教学委员会讨论审议,学校领导审Ding批准实施。 步骤七:在实施过程中Gen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Fang案,使之更具科学性和更符合区域经济建She和发展需要。 四、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Fang案实施保障措施 在充分的市场调研He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Xiao实行校企共同构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Ren才培养模式和深化“大平台、活方向”模块Hua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推进“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Gai革,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中心,校企共同参与的学Sheng学业评价体系,以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1.Zuo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坚Chi“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建设理念,坚持自Zhu培养和企业引进并举的原则,积极探索师资Dui伍建设中的企业人才引进和聘用考核机制,培Yang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Ti高教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42744.html师实践教学能力。建立教师进修培训制度,Jia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Zuo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工作 Jian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Xi。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力量,校企合作Gong建校内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做好顶岗Shi习的管理工作,依托行业专家委员会开展Zhuan业建设,校企合作探索和实施人才培养新模式。 3.Da造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Jiao材 计划将《会计基础》《企业会Ji岗位核算》《初级电算化应用》《企业Hui计综合实训》等课程打造成为优质的专业He心课程,并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配套实训资Yuan,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资源建设。 4.Quan面推进“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Hui计一体化”教学,是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Sh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Shi指通过会计职业理论教学和会计实训教学Xiang结合为一个整体,并且大胆创新地改革教学计划Yu大纲,通过岗位化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Tong过着重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方Shi,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整He教学法等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Guo。 5.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中心,校企Gong同参与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构建Yi岗位能力为中心,以重技能、重实训为原则,Yu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有机结合的、学校和She会共同参与的学生学业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6.Zuo好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实现信息Ji术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教学Zi源信息化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Yu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积极参Yu广州市精品课程建设和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Zi化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建立核心课程的教Xue资源库,以强化实践教学。 近年来,我Xiao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让学生走出校Men、走向社会、走进生产实践的第一线的同时,引企Ru校,校企互为依托,开展包括共建校内外生产Xing实训基地在内的全方位合作,学校与企业Gong同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工作。随着Xiao企合作过程的深化,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Bu入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广州市Cai经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Lu昕.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Zuo会议上的总结讲话[Z].2010-12-3. [2]Xu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Zhong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综述材料 Xiao企合作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创Xin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Xiao企合作也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我院旅You管理专业作为院级特色专业,自创办开Shi一直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结合学院推行的课程Ti系改革,校企合作也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Xue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Zuo的情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Qi合作,共同参与课改 专业指导委员Hui的成立与专业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You管理专业聘请酒店、旅行社行业的专家、旅You局的相关领导等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Zhuan家们给我们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Jian和建议;聘请相关企业的总监、经理等作为校企He作课程改革专家,校外专家共8人。通过组织专Jia访谈会,制定切实可行的的专业教学计划,按Gang位群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综合职业能力素Zhi。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An、教学大纲。《民俗歌舞》、《湘西民俗》Deng课程的开设与不断完善得到了专业指导Wei员会成员的指导与大力支持,这些课程已成为旅游Guan理专业的特色与亮点,从多方面提高了旅游管理Zhuan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湘西民族职业Ji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Zhi导委员会 2.校企合作,增强学生职业技Neng 旅游管理专业积极推进顶岗实习Gong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安排学生进入旅行社、Jing点景区、酒店进行顶岗实习。学生通过顶岗实Xi,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效果比模拟实训Shi更好,而且提前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Mian,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Zhuan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Neng力,对学生就业大有好处。据用人单位Fan映,经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很好地实现了零距离Shang岗的目标,工作技能扎实,普遍受到用人单位De欢迎。 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经过考察实习单Wei、签订实习协议、专业指导老师跟踪管理、Zhong途实习工作检查、实习总结等环节,为旅游Guan理系 乃至整个学院的在教学实Jian中尝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a下的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Wei加强学生导游业务能力的培养,我们定Qi组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于每年的五月份Dao州内各大景区景点进行为期4个星期的导You讲解教学实习,通过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Wu能力明显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校Wai实训基地一览表 3.校企深度合Zuo,共建实训基地 吉首市新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45655216.html康辉国际Lv行社(许可证号:L-HUN-31001)成立Yu2009年,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中国康辉集团Zai湘西设立的一家国际旅行社。从2001Zhi2009年,“中国康辉”在国家旅游局“Quan国国际旅行社百强企业”的业绩排名位列前二Jia,成为中国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旅行社企Ye之一。“康辉”也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Zhong国驰名商标”。2010年国家旅游局公布2009Nian的旅行社行业单项排名中,全国十强旅行She集团、全国出境旅游十强旅行社、全国国内Lv游游十强旅行社均排列全国第一;入境Lv游业务排全国第三。中国康辉集团以“网络化”、“Gui模化”、“品牌化”为发展目标,致力于“Guo内成网、国外成链”的建设。日臻完善的全国网Luo和垂直管理模式形成康辉集团在全国旅Xing社行业独特的优势,北起哈尔滨,南至Shen圳、海南,东起上海,西至甘肃、新疆,“中国Kang辉”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100多家垂Zhi管理的分公司(分社),遍布全国及海Wai的网络拥有一万余名优秀员工真诚为海内外旅You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2011Nian底吉首市新康辉旅行社与湘西职院旅游管理系深Du合作,成为湘西职院旅游管理系与新康辉集Tuan共建的实验、实训基地。旅行社由我系张金Yuan老师任总经理,其他专业老师为业务员,员Gong均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旅行社通Guo为旅游管理系专业教师提供工作岗位,让老Shi直接参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Zhang握行业对从业人员所需知识与技能的相关要求,Jie合行业的实际情况真实、科学、客观地制Ding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老师在参与旅行社经营管理De实践经验基础上教学,让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和适Yong,从而贯 彻和落实职业院校以企业人才需Qiu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其次,为学生提供顶岗Shi习和实训的岗位和环境,如,导游员,计调员,Ye务员等,缩短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环节,Rang学生更好地把课本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Neng运用到实际的对客服务中,从而实现校企双Ying的新局面。再次,通过校企共建的吉首市新康辉Lv行社这一实验、实训基地,教师通过参与旅行社经Ying管理,深入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理Lun研究,同时将研究的成果用以指导旅行社的经营He管理,实现了产学研的全面结合。 通过Yi年的共建,学校和企业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吉首市Xin康辉旅行社在湖南省,尤其在湘西自治州De知名度直线上升,旅游线路的开发独具特色,Lv游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市场占有份额上升,营业Shou入较2010年翻了两番。湘西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45656836.html职院旅游管理系在Lv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与企业接轨,Kai设了旅行社产品设计与销售课程,现场Dao游的教学课程通过旅游社实现了实地教学。2013Nian5月10—12日,我系旅游管理专业何桂莲、Long丽娇两名同学参加了湖南省职业院校高Zhi旅游管理专业类普通话导游服务项目技能竞赛,Zai全省28所职业院校56名选手中脱颖Er出,取得了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Xiao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促进我系提升人才培Yang水平的有意尝试,将引导和激励我系进一步明Que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和岗位指导,Wo们在已有的基础上,进步加强校企实训基Di的共建工作,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Xiao企合作,服务企业和社会 旅游管理系Yu湘西州旅游局、吉首市旅游局、湘西州人She局培训中心等一直有良好的合作。一直Yi来,我们把“服务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Zuo为我们的办学宗旨,根据这一宗旨,面向行Ye需求,争取行业指导,密切行业合作。在办学Zhong始终突出地方特色,并利用学校的优质Zi源,提供各项旅游服务。 为湘Xi州内各酒店、景区及相关企业提供员工培Xun服务。我系大多青年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理论Zhi识丰富,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如张金Yuan老师是湘西州十佳导游、湖南省导游大赛“Jin喇叭”奖获得者、湘西职院新康辉旅行社Zong经理、州人民政府特聘的湖南山水芙蓉Zhen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特派员;刘芳老师是Xiang西州人社局创业专家服务团创业指导专Jia、星评员;吴娟、梁琴、张琼等老师为职业技Neng鉴定考评员,她们能有效地开展相关培Xun服务工作,获得一致好评。 聘请民间“土Jia艺人”石惠云老师为我系兼职教师,我们的学Sheng人人会唱山歌打苗鼓跳摆手舞,系里成立了Miao鼓队和礼仪队,能承接各种庆典演出及礼仪服务,Po具知名度,湘西州各企事业单位开业、庆典、Zhong要接待纷纷前来与我系接洽,近两年,我系苗Gu队承接大小型活动累计十余次,礼仪队承Jie礼仪接待相关服务活动十七次。2012年5Yue,中央心连心艺术团走进湘西慰问演出,石Hui云老师和50名学生的太阳鼓舞表演吸引Liao全场眼球,获得总导演的高度肯定与赞扬;2012Nian吉首市三十周年市庆活动中,由我系100Ming学生组成的旅游方阵队表演不俗,获得最佳方阵Dui荣誉称号。 保靖县夯沙乡吕洞山Cun为我院扶贫点,该村地处偏远,民风淳朴。2012Nian、2013年儿童节前夕,我系关工委Zu织表演队前往吕洞小学关爱留守儿童进Xing慰问演出,与孩子们共度节日,在电视台均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37642.htmlYou报道。 协助湘西州、吉首市旅游局开Zhan各种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及相关活动。在2011Nian州人社局、旅游局举办的湘西首届旅游行业服务技Neng大赛中,我系教师为各县市参赛单位做赛前指导,Zai大赛组委会领导下做了大量的赛事准备工作并在Jing赛中担任主要评委;刘芳、唐华等老师参加每年的Lv游饭店星级评定与复核工作;王小平主任、梁琴Lao师近几年都担任导游资格证考试现场导游Ping委;刘芳、张琼、邹同喜、向英、孙秀娟、Liang琴等老师在2013年5月份湘西州第Er届旅游行业技能服务大赛中担任评委。我们不断加Qiang与州、市旅游局的合作,师生多次为湘西州De各种旅游活动提供服务,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和Ge方好评。 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情况综Shu 2009-09-15 19:34 Yi、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强势推进工学结合、校Qi合作学院董事会及党政领导对开展工学Jie 合、校企合作工作高度重视,经常利Yong召开董事会、院务会、办公会议等形式对做Hao这项工作进 行专项研究部署。为加强工Xue结合,学院专门成立校企合作处,制定加强工Xue结合、校企合作相 关制度规定,签Ding目标责任书,强势推进工学结合、校企He作深层次合作。2007年以来,学院召 Kai两届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紧紧围绕加强工Xue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题,Jin 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形成了以学Xi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迎接高职院Xiao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为契机、以Gong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Ti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全力推进工学结 He、校企合作,开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新Ju面的共识。2009年9月9日,学院Yu各系签订了工 学结合、校企合Zuo目标责任书,对聘请兼职教师、建立实运转De校外实习基地、邀请企业领导或 Zhuan家作报告讲座、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教Cai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目标,确定Liao完成期限, 并落实了管理和奖惩办法。学Yuan董事会及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和Tui动了学院工学结 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扎实You效开展。 二、各系把工学结合、校Qi合作作为重点和难点,全员发动,全力以赴,Gong克难点 会计系总结八年高职教Xue实践,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全系教师群策群Li,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会计系实际的工学结合道Lu,将它概括为在“目的明确、形式多样、管理到Wei、互利共赢”指导思想下的“点、面、线”相结He的工学结合模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35391.html式。所谓“点”是指开展校Wai顶岗实习的几个实训基地;所谓“面”Shi指全面开展工学结合活动;所谓“线”是Zhi课堂教学以实训、实践为主线,把理论教学与实践Jiao学有机串联起来。“点、面、线”相结合的模Shi,既有利于学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扩Da社会影响力、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也有利于Xue生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Li;企业在分享学院资源的同时,可以有目De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人才。学院、企Ye、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和谐发展、互利共Ying。 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根据杭州市旅游业Fa展规划,围绕建设“东方休闲”之都和现代Hua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依托杭州天元、紫Zuo、华晨大酒店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实Shi“教、学、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Pei养与酒店相关的基层实用型管理人才。该Xi利用学院和酒店各自的优势力量,组成酒店专业Jian设指导委员会,对设计和实施方案提供指导,Bing共同参与完成教学计划的修订与执行。安排Xue生参加酒店的相关活动,如在第二、三学期到Jiu店参观见习,第五、六学期安排顶岗实习。酒店管Li专业实行“教、学、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Mo式,是满足酒店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Yang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也有利于“双师型”教Shi队伍的建设。 商务系积极主动加强物流管Li专业与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紧密联系,Ba知名企业引进校园,依托知名企业的品Pai效应和雄厚实力,筑巢孵化,增强办学实力,共同Da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平台。坚持着这样的教学理念,Zai院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商务系积极探索He实践了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参与Jiao学、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与企业建立“Ding单”培养关系、引名企进校园与企业共建经营实Ti五步渐进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Xian了“四业交融”教学过程,即“企业、职业、学业He就业”。意在突出“企业参与办学”,瞄准“紧Que职业”,改革“学业设计”,坚持“就Ye导向”并且动态交融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Xue生工作部门的同志也充分发挥管理学生的可利用资Yuan优势,积极配合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联Xi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和聘请校外专家进校讲Ke,取得了较好成效。为让学生也能全面参与到校Qi合作的建设中来,商务系党总支本学期在系团总支Xue生会中成立“校企联络部”,旨在挖掘学生及Qi家庭的资源,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Cai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帮助。 三、Tu出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Pei养模式改革 学院坚持把开展工学Jie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贯彻落实教育Bu教高[2006]16号文件的一项核心工程来抓。Jia强了学院与社会的联系,特别是加强与Zheng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商会、民营中小企Ye等的联系,广泛开展实质性的校企合作。Mu前,校企合作处已与部分行业协会及民营500Qiang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经进一步商谈Hou,将开展与行业协会和民营500强企业的全面He作,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Pei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 Jin年来,各系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He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Shi践了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全新Tu径和方式。 1、“订单式”人才Pei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由Yong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Ti出订单,由学院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Shu量进行培养。学院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政Ce,积极与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商务系物流专业与Zhe江顺丰速递公司开展全面合作,为顺丰公司培Yang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根据Shun丰公司的岗位要求,设计知识结构、能力结Gou和素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He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Shi教学。在师资配备上,顺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Gang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学院的兼职Jiao师,给学生上课。在学生实习、就业方面,Cai取企业、学生双向选择,每年顺丰公司Du安排20多 名学生顶岗实习,接收10Duo名学生在顺丰公司就业。这一订单式人才培Yang模式,做到了学生入口、培养过程、出口的有Ji统一,大大缩短了中、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过程。Tong常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走上基层管理岗位需要2-3Nian时间,走上中层管理岗位需要3-5年时间,而Zhe种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可直接走上基础管理岗位。Tong时,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生,由于其既Liao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具You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进入角色迅速,企业非常欢Ying。 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Gong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双方合作办学De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谓工学交替,即把整个学Xi过程分离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Cheng。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文化、基础理论模块的Ke程;第二、三学年学习专业模块课程时,实行工学Jiao替制。我院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与市国税局Xia属四个分局合作,安排大三的学生前往该局参Jia企业纳税的顶岗实习,每批安排25-30Ming学生,每批学生顶岗一个月;同时又与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47504.htmlSu宁电器和国美电器合作,安排学生到两公司De收银员岗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二十天。上课Shi段,学院按学员管理,学院考核学习成绩;Shi习时段,由企业按员工管理,并根据考核Ye绩发给适当实习补贴。 3、“顶岗Shi习”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Ji学院经过专业课教学后,在第二学年第Er学期和第三学年根据不同专业,安排学生到企业顶Gang实习。杭州是旅游的胜地,酒店业是旅游发展的一Ge重要环节。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Yu,主动与紫萱度假村、杭州天元大厦、杭州华辰国Ji饭店等企业合作,在第三学年安排29名学生分别Dao上述酒店的前厅、客房、餐厅、康乐、会务等岗位Jin行四个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企Ye文化,体验职场氛围,经受实战考验,Ti高综合素质。 4、校内企业人才培养模式。Ji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Mo式,由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She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商Wu系物流专业,与浙江顺丰速递公司合作Zai校内建立“顺丰快递长征服务站”,服务内容She及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第三方物流、速Di管理等方面,开业首日上午,仅速递派送一Ge项目收派邮件数就突破了15份。目前,Wu流专业08级的13名学生在经过为期8Ci的岗前培训后,安排到顺丰企业进行顶Gang实习。会计专业把企业的会计业务带到学院办公室Lai操作,由学生对公司会计业务直接操作,Jiao师加以指导,学生在校内企业中实习,得到了锻炼He提高。 四、我院工学结合、校Qi合作的现状及存在不足 (一)我院Gong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状 我院至目前为止,Yi签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近百家,各系Gong聘请了100余名校外兼职教师。各系的Xiao本教材正在建设中,全院各系拟定的校本教材Gong有14本。并积极安排聘请企业领导专家作报告、Jiang座。 (二)我院工学结合、校Qi合作的存在不足 1、学院重点专业Shang未参加行业协会,与民营500强企业也Shang未建立合作关系,这将直接影响我院的专业建设、Ke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学Yuan的制度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Zuo的发展要求。 3、各系、各专Ye发展不平衡。 4、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Bu分专业只停留在与企业签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到企Ye参观,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还没有让Qi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Ge中来,还缺少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深层次的He作关系。 五、进一步加强工学Jie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一)Cai取措施 1、加大学习力度 (1)Bian印小册,组织学习。要将有关工学结合、校企He作的内容汇编成册,发给每个教师一本,以便教Shi学习,提高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Ren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企合作是工Xue结合的基础的认识。校企合作的效果直接Ying响工学结合的成效,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Zhi量。 (2)组织座谈、交流。Zu织全院性学习交流会,每个专业教研室Xuan派代表上台谈学习体会及具体做法,提高全Ti教师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并落Shi到具体的行动中。 (3)组织Ce试。编印考试卷,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考试,进一步Jia大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认识和了解。 2、Ze任落实到人 将校企合作处的工作指标He责任分解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求相关Ren员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各系要Jiang目标责任分解到各个教研室,落实到具体人,并Yu学期、学年考核紧密挂钩,奖惩分明。 3、Zuo好服务工作 (1)加强与社会的Lian系和沟通。与省、市人事局、劳动局、中小企业Ju及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联系和沟通;Liao解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和优惠措施,了解适宜建设Xiao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并将了解情况介绍给各系。 (2)Jiao踏实地,多找企业。广泛接触、了解、摸Qing相关企事业单位情况,为进一步深层接触、洽Tan建立实训基地打下基础。 (3)Ren真筛选,掌握重点。对掌握的企事业单位进Xing筛选,并介绍给各系,每月不少于40家,Yi便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4)Zhong点突破,推动全局。以学院七个重点专业群为Tu破口,进一步扩大实运转的校外实习基地的Jian设数量和实训时数,进而推动全院实运转的校外实Xi基地的建设速度。 (5)建立校Qi联络平台。企业文化进校园,进一步推动校企深Du合作。拟每两周组织一次“企业家论坛”,邀请He作企业的老总作报告或讲座。邀请企业Zhuan家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Shi的改革。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教材,聘请兼职Jiao师,培养“双师型”教师等,促进专业建设、Ke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6)快Su审核报批。认真审核各系部送交的合作协议书,以Zui快的速度报分管院领导,并递交院长办公Hui审议,经批准后签字、盖章。 (7)组织He作企业联谊会。每学期组织一次合作企Ye联谊会,介绍经验,互相沟通,增进友谊。 (8)Ji极引进企业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探索Xiao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积极Yin进企业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4、Ren真督促检查 (1)建立目标责任制督促检Cha机制。各系每月10日前将进展情况报校企合作Chu,校企合作处对各系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Tong报,发出督查通知书,保证目标责任的按时完成。 (2)Shen核经费预算。各系部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上报下学Qi校企合作的计划及经费预算,校企合作处汇总后报Fen管院领导,并递交院长办公会审议,经批Zhun后执行。 (3)建立动态的校企合作管Li平台。校企合作处要经常深入各系了解工学结合、Xiao企合作情况,学院不定期编印“工学结He、校企合作专辑”,内容主要介绍各系部的进展情Kuang,各系部的不同做法,成功合作案例,Xian进事例,适合与我院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和最新实Xi岗位,以后每月出专辑不少于2期,以促进和推Dong工作的进展。 (4)总结表彰。每学年召Kai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Xiu合作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Gong作建议 1、克服困难,与行业Xie会和民营500强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参Jia行业协会,有利于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Qu势,有利于邀请到行业专家参与学院专业建设、课Cheng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与行业协会的会Yuan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An排学生实习和就业,培养“双师型”教Shi打下基础。建议学院支付会员费,首先让Qi个重点发展专业参加行业协会,以便使这七Ge专业多与社会接触,尽快发展起来,做强做大。Yu民营500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学院办学特色和Fa展的需要。由于民营500强企业基本Du和重点院校或本科院校有合作,高职院校要进入Jiao难。建议学院能启动一切能使用的资源,与Qi业高层领导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Xiang细合作细节可由校企合作处和有关单位沟通商谈。Min营500强企业都有自己的合作文本,Bing且不能改动;建议只要不损害我院的根本利Yi,可以舍弃一些小利益而图合作大谋,促进Yu民营500强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Da破常规,接轨企业。现行的教学体制以常规化Dan一的教学来规范日常的教学工作,很难Shi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e多样性;企事业单位需要与学院教学安排有Chong突,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无法落实。现行对学生Can与教学的考核政策也使学生的实习很难实Shi。建议要尽快实施学分制,将实习也列入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40413.html学分,Bing对现行学生考核政策进行必要的修改。不同专业Ying根据企事业单位需求而调整教学计划,学院Yao主动适应企业,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Zuo的进一步发展。 3、刚性化目Biao,人性化管理。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工学结He、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艰难性。各系的Fen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分管系,了解分管系的工作进Zhan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一些深入细致的Si想工作,尤其要做好系主任和专业教研室Zhu任的思想工作,并帮助各系解决一些实际Wen题。对薄弱专业,要尽快实现突破,以确保学Yuan“1121”工程目标的实现。 4、全员Dong员,全员参与,深度合作。要进一步加强学习,Ren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Xing,不是为了评估而搞校企合作,不能是短期行为,Er是长期工作,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Shi。建议召开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系主任Can加的会议,进一步宣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Jing神。会议中可宣传典型,开展座谈,研究难点,Gong同突破。并将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教师,Dong员每一个教师都参加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Zuo中来。将校企合作真正深入到专业建设、Ke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去。 5、Chong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Shi作用。各系党总支和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政治He心作用,为攻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重Dian和难点起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要率先Chui范,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Zhu动找企业,联系企业,争做为工学结合、Xiao企合作多做贡献的模范。 6、建议Yuan系学生会中成立“校企合作部”。成立校企合作Bu,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及其家长的资源,调动学生Can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锻炼,Zai实践中成长。院“校企合作部”可由校企合Zuo处给予帮助和指导,各系“校企合作部”由Ge系党总支负责给予帮助和指导,学生参与到工学Jie合、校企合作工作中,必将对学院的人才培Yang模式改革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1.订单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Jiang使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挂钩,使学生直接学习用Ren单位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Lv和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根据我校办学专业的综合Shi力,主动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积极主Dong地与企业沟通协商,达到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Nian的联合办学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Fu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Yang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Shi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Xi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De教学设施和实习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Xue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接收就业。 2.Ding岗实习模式: 对用工人数不明确,Bu宜采用订单模式但又需提前用人的企业,我校采Yong顶岗实习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Dui在校学习一年以上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核和基本Ji能考核,择优推荐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待就业,Ba毕业实习安排到企业,把实训课堂搬到企业,Shi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将来的就业Pu设道路。这一模式需处理好技能等级鉴Ding训练课题的问题和学生管理问题。 3.学Xi模式: 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助互利关系。Ba企业作为学校的见习、实习基地,利用企业Xiong厚的资金和实践条件为学校教学服务。安排学Wan理论基础课班级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和短期见习Shi习,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Bei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Zhe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Pei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选派骨干教师下企Ye学习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和发展Qu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Ge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Xue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 4.Pei训和技改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和教Xue设备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继Xu教育工作和技能提升培训。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Gai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Ti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互相支援,获取Qi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Bang助。 5.加工生产模式: Wo校可与企业达成产品加工协议,企业提供材料由Xue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学校可降低或不Shou工时费,这样校企能互惠互利,即企业Cheng本低,学校能减少纯消耗实习,增强学生Shi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能力。 Xiao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出特色的Ke观需要。为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适应企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45655958.htmlYe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Xue校坚持育人为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既重视专业、Gang位技术能力培养,又重视在实践中加强思想教育和Zhi业素质培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Xue校和企业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You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最终达到 (Si)举办企业家报告会。学校每年聘请有较Gao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Rang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Zhun备。 (五)共建学校实训基地。Zeng强学校的实训实力。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Wen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为将来就业Zuo好准备。 四、合作要求 (一)Miao准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合作。以培养行业企Ye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Ji能人才为重点,紧密结合企业先进生产Zhuang备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要求,共同制定合Zuo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Nei容和方式等,充分运用好企业在师资、Ji术、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将专业理Lun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Bu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 (Er)坚持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将企业的资金、She备、师资和技术引进学校,也可以主动送服Wu上门,将培训送到车间和工厂一线;既可以Cheng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量和规格开展Ding单培训,也可以校企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Shi联合培养。结合实际,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Neng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 (三)坚持Pei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Xun并重。一方面,要继续做好与企业联合培Yang预备技师等后备高技能人才工作,处理好学校培养Yu企业实践以及岗位成才之间的关系,促使后备高Ji能人才尽快成长。与此同时,要将工作重点逐步转Xiang对企业在职职工普遍进行高技能培训,根据Qi业生产安排和实际需要,举办专门的技师班或高Ji工班,将学校建成企业职工高技能培训基地,力Zheng教学为现场服务,内容与岗位挂钩,突出培Xun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Duo元化的需求。 总之,学校要充分利用和Fa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Tong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Shuang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Xue校始终把校企合作放于重要位置,营造良好的氛Wei,从而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本地Ji周边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Zheng。(曲靖市技工学校) 缺乏有效的Min间渠道。我们没有政府主导的、由高校和企业广Fan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43986.html参与的有关大学 人才培养的沟通平台,也Mei有现成的沟通渠道。一些地方政府组织De校企合作论 坛之类的活动往往Que乏实效,企业难以通过官方渠道对高校的人才Pei养施加影 响,高校也极少感受到来自Guan方渠道的要求高校响应企业需求进行人Cai培养的改 革压力。由教育主管部门主Dao的高校教学评估,反映社会评价的指标Guo于笼统, 权重也很轻。从民间Jiao度看,高校与企业对人才培养方面的沟通往往Fa生在企业 来高校招聘学生时,高校的Jiu业指导部门就是实现校企沟通的一个平Tai。这时,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常常Neng听到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以及企业对教学改革Fang 面的意见和建议。平时高校就业指导Bu门也会主动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和 Zhang握本校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优势和不足,Yi期为教学改革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Dan由于这些对话机制不固定,参与面小,没有Gao层人士参与,往往很难影响到高 校教Xue改革方面的决策。因此民间沟通渠道的You效性就大打了折扣。 高校和企Ye真正结缘的现实路径 从长远看,Zai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与企业终将无可置疑地越走越Jin,校企沟通的渠道会越来越通畅。就目前Er言,要促进两者真正结缘,还需要高校、企Ye和政府多方的共同努力。 1.政Fu应该做些什么 加强宏观调控和Shi场导向的有机结合是当务之急。在社会主义市Chang经济体制下,一切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市Chang来配置,才能发挥最佳效益。大学毕业生就业Bi须引入市场化配置方式,在市场自身无Fa完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需发挥政府的作用。重Dian有三个环节需要把握:一是行政管理。通过经Ji、法律、政策等手段,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服Wu和指导,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大Li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二是政策保障,落实好Guo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Qiang就业市场法规建设,消除就业区域、行业Bi垒,保证就业渠道畅通。三是做好公共服务,Te别是信息服务。政府每年都可以通过各级教Yu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利用自身的工作平台,Zai广泛收集企业当年用人情况及未来人才需求信Xi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Ge专业人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需求情况进行分Xi和预测,并以官方渠道向高校和全社会发Bu,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便,为高校开展专业Diao整与课程设置改革提供权威的依据。 Zai体制层面,政府应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Zhi改革,大力扶持私立大学的发展。这不仅可Yi减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46260.html少国家在教育支出方面的负担,而且可以促Cheng与公立大学间的竞争,加速高等教育引入市Chang机制的步伐。私立大学的发展与壮大,特别是知名Si立大学的出现,将大大促进公立大学与企业进行主Dong沟通,自觉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Kuai速响应企业需求的变化。在机制方面,政府可以适Shi改革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机制,引入政府教育经Fei投入的竞标机制,给予私立大学和公立大Xue同等的竞标主体地位。有充分的竞争,才Neng为更好的策略调整奠定基础。 2.Gao校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高校应该推行大学Dong事会制度。它是一个很好的让社会各界包括Qi业界人士参与高校管理和决策的平台,也是高Xiao与企业真正实现有效沟通的最佳渠道。现在国内实Xing董事会制度的大学还很少,已经成立董事会制度的Gao校,由于缺乏制度保障,董事会也发挥不了应You的作用。但是,倘若我国高校不能真正Yin入大学董事会制度,大学的决策者全由教授学Zhe来担当,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企业脱节的状Kuang将难以改观。 其次,大学应大力调整师Zi结构。大学教师职位应该向社会各界的专业人Shi开放,这是大学有能力培养出“适销对路”Chan品的前提之一。特别是在应用性强的学Ke领域, 应开通专业人才在大学与企业间Shuang向自由流动的渠道,大量引进具有丰富实Jian经验的人士专职或兼职担任大学教师。 Ling外,大学还应加快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的步F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经Ji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需求的人才结构Jiu会有差异。大学除了尊重教育自身的规Lv外,还要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密切的关系,适时地Gai造传统专业、创建社会需求的新型专业、Zheng合课程设置,培养出更好、更多的社会Suo需人才。 3.企业应该做些什Me 沟通实现多赢。企业与高校在人才Pei养方面加强沟通,表面上看是企业帮助Gao校培养人才,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De收益也是巨大的。因此,对企业来说,Shou先应该提高对“沟通实现多赢”这一表述的认同感,Jin而加强与高校进行沟通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Zhen正实现与高校的良性互动。 企业应该积极Xiang应高校教师和企业高级专门人才之间的双向Jian职和双向流动,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提高Qi业专业人才自身的理论素养。企业应该Ji极接纳高校学生的实习。有的企业认为接受学生Shi习只有付出,把实习生视为包袱,这在认识上是片Mian的。其实学生到企业实习完全可以实现多赢。如Guo国内企业也能够像一些知名国外企业那样,建立Qi完善的实习生制度,善待实习生,学生在Shi习中就能学到更多的实际知识,企业就Neng在学生中树立起更好的形象,就有可能招Pin到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企业还可以积极介入对高Deng教育事业的捐赠,支持和影响高等教育的改革He发展;企业家要争取机会加入高校董事会Zhe样的校企沟通平台,更多地参与高校管理;有条件De企业,可以直接投资或参与投资设立新的Gao等教育机构,直接参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Yang。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Jia方: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乙Fa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ue校 为满足甲方企业生产的需要,乙Fang为甲方提供人力资源,由甲乙双方沟通与协调,Da成如下协议: 一.操作方式 1.Gen据甲方企业用工条件与待遇,乙方负责按Jia方招聘要求挑选合适人员,负责组织学生___Ren(其中男___人,女___人),到甲方企业Shi习就业。 2.乙方人员必须于2010Nian__月__日前到甲方企业报到上班。 3.Jia乙双方签订长期合作输送学生的协议,即甲方Gen据用人需求,发布招聘要求给乙方,乙方需及时输Song学生给甲方。 4.如后期甲乙双方He作较好,学生比较稳定且较好管理,甲方如有用人Xu求,而乙方又有学生待就业,甲方可优先录用乙Fang学生。 二.甲方用人要求及福利待遇 1.Zhao聘要求:年龄16-23岁,中专学制二年或以上,Xiang貌端正,无殘疾,持真实有效身份证,Shen体健康,无乙肝阳性、肺病等传染病、无精神病史(Xu提供区(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表原件)。 2.Zheng件要求:须备近期一寸免冠相片 3 张,真实有Xiao身份证(户口本或户籍证明)及证件之复印Jian两份。 3.劳动报酬:甲方按Zheng式员工待遇同工同酬支付给乙方学生。 4.Jin级和加薪:乙方学生享有跟甲方正式员工同等的晋Ji和加薪机会。 三.工资结算:每月15 Ri前发放上月工资。 四.甲方职责 1.Que保以上用工条件与要求的真实有效,保Zheng员工从事的工种是与专业基本相对应的岗位。 2.Fu责乙方员工工作期间的管理,负责提供食宿并确保Gong作安全。(不服从管理与安排的除外)Bao证所提供岗位对身体无害、无危险,充分Zhong视和保护员工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保证员工劳Dong纪律、教育培训、考勤考核等与甲方正式员工同等Dui待。 3.按时结算乙方人员工资给乙Fang员工。 4.负责向乙方支付120Yuan/月/https://www.fanwen99.cn/article/178746690.html人的管理费用,合计支付10个Yue,每月按乙方在甲方的月底实际人数支付Guan理费,同时在乙方学生正式报到上班1个Yue后,报销乙方学生车费__元/人,车费He管理费都打入乙方对公帐户。 五.乙方派Zhu一名驻厂老师负责学生的管理,驻厂时Jian为一个月。 六.乙方职责 1.Que保到甲方派遣企业人员人数、并按时、按Zhi到达甲方派遣企业所在地。 2.Yi方人员入厂前应了解调查之身份、身体状Kuang、精神素质、道德品质、有无精神及传染疾病、Zi残性病史及违法记录(乙方不得隐瞒),Bing如实告知甲方作为录用人员之参考。如Yi方提供不真实资料,录用人员在职期间发生上述Qing形事故,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 3.Que保所输送的人员身体健康,年龄为16周岁以上,Ju备个人身份证件。 4.做好务工Ren员的思想稳定工作,强调吃苦耐劳的精神。 5.Fei经甲方同意,在合作期间,乙方不得另行An排员工去其他地方工作,且人员流失率不De高于10%。 七.其它 1.协议Shuang方应严格遵守以上条款,如有违反,均应承担相Guan责任。 2.乙方人员必须遵守甲方的Ge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自觉服从甲方的管Li、教育,保质保量完成当班、当月任务,不De投机取巧。如不遵守甲方规章制度及相Guan管理规定,甲方按公司规定予以处理,Dui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应予以表扬和奖励。 3. Dao甲方社会实践的人员,上满7个工作日以Shang中途正常离职的,甲方可按实际出勤天数Jie算工资(不满7天的,不结算工资);Ru因个人原因要求离职,应提前七天书面申请并Jing甲方批准,可按甲方规定予以结算薪资。空Que岗位乙方应在7日内补充人员到位。 4. Yi方学生在工作之外的社会活动、交通安全中发生Ren身伤害,由乙方学生本人负责,甲方不负任何Ze任。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Fen。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Gai章):乙方(盖章):__ _______________ Jia方负责人签字:乙方负责人签字: 日期:Nian____月____日日期:年____月____Ri